精神疾病治疗新视角:中医助力,中西结合更稳妥
常有患者或家属满脸忧虑地问我:“长期服用奥氮平、利培酮,症状虽有所缓解,可整个人总是无精打采、脑袋昏沉,而且一减药病情就容易反复,有没有办法让身体更轻快、状态更稳定呢?”其实,中医在调理这类情况上,有着独特的思路和方向。
答案是肯定的,临床上不少患者通过中医调理实现了病情的显著改善。中医认为,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,是人体气血、阴阳失调所引发的。可能是肝气郁结,气血运行不畅而形成瘀滞;也可能是心脾两虚,痰火上扰,蒙蔽了清窍,导致心神不得安宁。
门诊医案:中医调理见成效
去年,一位 32 岁的女患者前来就诊,她患精神疾病已近 5 年。起初,她总是声称听见有人辱骂她、要伤害她,情绪激动时便会砸东西。夜晚,她整夜睁着眼无法入睡,白天则蜷缩在沙发上,沉默不语。多年来,她一直服用奥氮平,症状却时好时坏。不仅如此,体重暴增二十多斤,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,记忆力极差,刚放下的钥匙转眼就找不到,连家人与她交流,她也懒得回应。
初见她时,我观察到她脸色发暗,眼神有些游离,伸出的舌头裹着一层厚腻的白苔,脉象又弦又滑。
当时,我并未急于使用猛药,而是先从“疏肝化痰、安神稳心”入手。采用了一些能顺肝气的药物,搭配化痰湿的成分,再辅以安神之品,以稳定心神。两周后,她母亲陪她前来复诊,欣喜地说:“这几天没再听见她跟空气吵架了,晚上能睡三四个小时。”
随后,我根据她的病情变化调整了药方,让她继续服用。一个半月后再来复诊时,变化十分明显:她自言自语的情况减少了,不再提及有人骂她,情绪也稳定了许多。晚上能睡五六个小时,白天还能主动帮家里做家务。她母亲高兴地说:“现在跟她说话,她能好好回应了,不像以前总是走神,整个人看起来清爽多了。”
中医调理:整体观念显优势
中医调理这类精神疾病,并非仅仅针对“幻听”“情绪激动”等症状进行压制,而是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。首先,疏通堵塞的肝气,让气血能够顺畅运行;接着,化解蒙蔽脑窍的痰湿,使心神恢复清明;最后,慢慢调养身体的根基,比如调理脾胃、滋养心气。如此一来,身体的平衡得以恢复,状态自然会更加稳定。
需要明确的是,奥氮平、利培酮等药物在控制精神疾病的急性症状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但当患者长期服用西药出现不适、担心病情复发时,不妨了解一下中医的思路。像“温胆汤”“逍遥散”等经典方剂,遵循的是“顺应身体特性”的原则,帮助身体恢复自身的调节能力,这也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。
不过,必须特别提醒,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轻重都有所不同。究竟该如何调理、能否调整用药,一定要寻求专业中医师的帮助。中医师会通过摸脉、观察舌象等方式,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方案。千万不要自行按照某些说法抓药服用,以免耽误病情调理。对于患者和家属而言,找到能让身体舒适、状态稳定的方法才是关键,有时候换个角度思考,或许就能发现新的可能。
中西结合:高效安全新路径
中医在治疗精神疾病时,不仅注重药物对精神症状的调控,更将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状态纳入整体考量。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,有针对性地选用枸杞、山药等具有保肝作用的中药,或熟地、肉苁蓉等补肾药材配伍成方。同时,还可以结合药膳等食疗方法,循序渐进地改善机体状态。
这种调理方式不仅能提升患者对精神类药物的耐受性,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,还能通过调节气血阴阳平衡,促进精神症状的缓解。中西医结合,双管齐下,能够更好地保障精神疾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困扰,或者有用药方面的疑问,不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在 24 小时内与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