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强迫症

中西医结合“破局”:一位强迫症患者的康复之路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9-20 15:31:24

我们常说的强迫症,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疾病。患者往往反复出现一些强迫性的想法、冲动,或是难以抑制地重复某些行为,这些症状会显著干扰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。

强迫症的病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,性格特点、遗传因素以及心理环境等,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,都可能成为引发强迫症的“导火索”。

在日常生活中,强迫症的表现屡见不鲜。比如,每次出门前,明明已经反复确认门窗锁好了,可内心的不安却如影随形,忍不住还要再检查几遍;看到书本摆放得歪歪扭扭,心里就会莫名地发慌,非得马上整理整齐,否则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做其他事情。这些看似平常的“忍不住”,其实都是强迫症的典型表现。

从中医角度来看,强迫症的发生与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,主要涉及脾、脑,同时也与心、肾和肝胆有关。一旦受到情志、劳倦等因素的伤害,就会导致脾阴不足。脾主思的功能失常,进而引发心脾两虚,肝胆谋略失职,气血运行失和,最终影响脑神,使人出现多虑、犹豫不决、放心不下、反复检查等症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临床上,抑郁、焦虑与强迫症共病的情况较为常见。这几种疾病常常相互影响,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精神负担。因此,在诊治过程中,需要进行综合调理。那么,具体该如何治疗呢?下面就分享一例我前不久看诊的医案。

门诊真实案例

22岁的小瑞(化名),1年前毫无征兆地出现了情绪波动、莫名担忧的情况。他对他人的言行过度敏感,思虑繁多,常常陷入“纠结”的状态,情绪也变得易激动、易怒,还伴有胡思乱想。同时,他还存在明显的强迫倾向,追求完美,并且长期受到入睡困难的困扰,睡眠质量很差。

就诊时,我仔细观察小瑞的舌象,发现舌淡暗、苔薄白腻,脉象弦滑。结合他的症状表现,我辨证为痰热内扰证,属于焦虑抑郁状态伴强迫症状。针对这种情况,调理以清热化痰、疏肝理气、安神定志为主。

中药方案

采用菊花、川芎、丹参、百合、陈皮、法半夏、白芍、生石膏、炙甘草、淡竹叶、乌梅、珍珠母、炒枳壳、生大黄、玄参、炒桃仁、葛根、菟丝子、北柴胡、醋龟甲等中药。其中,北柴胡能够疏肝理气,缓解肝气郁结所导致的气机阻滞,搭配白芍可以起到柔肝缓急的作用;陈皮、法半夏有理气化痰的功效,淡竹叶能清热除烦,生石膏可清泻内热,它们共同作用,能够清除体内的痰热之邪,缓解痰热扰心引发的思虑过度、强迫观念等症状;珍珠母有重镇安神的作用,百合能养心安神,有助于改善入睡困难和心神不宁的情况;丹参、炒桃仁可以活血化瘀,川芎能行气活血等。

配合西药方案

同时,给予盐酸帕罗西汀、坦度螺酮等西药进行治疗。

注:以上方案是根据小瑞的个体情况制定的诊疗结果,不可作为通用的用药依据。

患者反馈

小瑞规律服药两个月后,反馈整体状态有了明显改善。焦虑情绪基本消失,强迫行为也减少了,只是偶尔还会出现心慌的症状。结合他的恢复情况,我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调整:

停用生大黄、炒桃仁、菟丝子,加入酒萸肉以补益肝肾;茯苓能健脾利湿、宁心安神;泽泻可利水渗湿;知母、黄柏有清热泻火、滋阴润燥的作用;钩藤能清热平肝、息风止痉。同时,根据病情的恢复情况,适当减少了西药的用量。

上周,小瑞再次复诊时自述,症状整体得到了显著改善,情绪平稳,焦虑、强迫症状基本消失,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,西药也已经完全减停。

强迫症的调理是一个需要耐心和坚持的过程,无论是中医的辨证施治、西医的对症干预,还是患者自身的心态调整,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中医强调“个体化诊疗”,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、舌脉、体质等情况来调整方药;西药则在控制急性症状、稳定病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二者相互结合,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、更有效的治疗方案。

注意:本文分享的相关科普知识仅供参考,切勿盲目自行用药!如身体出现不适,请及时就医,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!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