抑郁症不只是心情问题,中医视角揭示肝气郁结的深层影响
在许多人眼中,抑郁症常被简单地理解为“心情不好”或“想不开”。然而,今天我要严肃地告诉大家一个真相:抑郁症远不止是心情问题,其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生理原因——身体内部,尤其是肝脏,可能已经“淤堵不通”。
中医理论认为,“肝主疏泄”,负责调节全身“气”的顺畅流通。气行则血行,气滞则血瘀。当我们长期处于压抑、焦虑、愤怒或委屈的情绪中时,肝气无法正常舒展和流通,就会形成“肝气郁结”。
肝气郁结的连锁反应:
● 冲击心神:气机不畅导致心神失养,人会感到情绪低落、消极悲观,思维迟钝,注意力难以集中。
● 扰乱脾胃:肝气郁结可能横逆犯脾,导致食欲不振或暴饮暴食,同时感到浑身疲惫。
● 阻塞经络气血:气滞则血瘀,患者可能感到胸口闷痛,经常叹气,并伴有头痛、头晕、颈肩背痛等症状。
● 破坏睡眠:心神不安、气血失和导致失眠多梦,或早醒难眠。
● 熄灭活力与神采:患者可能变得懒散,对以前热爱的事物失去兴趣,面色晦暗,眼神黯淡无光。
真实案例分享:
王女士,58岁,近半年来心情低落,常无缘无故流泪,易怒且事后自责。她整夜失眠,身体疲惫不堪,食欲不振,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,还伴有头晕头痛。在当地医院就诊后,服用“黛力新、右佐匹克隆”等药物,但效果不佳,且出现大便干结。
我观察王女士面色暗淡无华,精神萎靡。通过舌诊发现她舌胖大苔白腻,脉象弦细,如同绷紧的琴弦,细弱无力。综合判断,王女士属于典型的肝气郁结、心脾两虚,兼有湿郁。
调理方案:
● 中药调理:采用疏肝解郁、健脾化湿、宁心安神的方剂,包括党参、茯苓、贯叶金丝桃、夜交藤、甜叶菊、炒麦芽、石菖蒲、五指毛桃、柏子仁、火麻仁、山药等。
● 西药辅助:同时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、米氮平等西药治疗。
治疗效果:
经过一个月的治疗,王女士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,心情好转,食欲恢复正常,头痛消失,大便也恢复正常。继续治疗一段时间后,她不再需要药物维持睡眠,情绪稳定,心烦症状基本消失,社交活动也恢复正常。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。
如果你或你的家人、朋友正遭受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双相障碍、精神分裂、失眠等精神疾病的困扰,或有用药方面的疑问,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联系,提供详细的沟通和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