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健康常识

抗精神病药物“锥体外系反应”全解析:症状、应对与提醒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24 10:58:47

许多朋友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,可能会遭遇肌肉僵硬、坐立不安、手抖等状况。这些反应有一个专业名称——锥体外系反应。今天,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几种常见的锥体外系反应情况,并教大家如何正确应对!

一、急性肌张力障碍:突如其来的身体“失控”

急性肌张力障碍发作时,患者可能突然出现翻白眼、脖子歪向一侧、脸部抽动、伸舌头、嘴巴无法张开,甚至整个身体向后弓起等症状,通常起病急骤。

氟哌啶醇、利培酮、帕利哌酮等药物相对更容易引发此类反应。

遇到这种情况,医生通常有快速有效的处理办法,比如注射一针东莨菪碱,往往能迅速缓解症状。

二、静坐不能:内心烦躁,双腿“不安分”

患者会感觉内心极度烦躁、焦躁不安,双腿仿佛不受控制,非得来回走动或者原地踏步,才能稍微舒服一些。这种“坐不住”的感觉让人十分难受。

氟哌啶醇、阿立哌唑、齐拉西酮、利培酮等药物都可能引发静坐不能。

针对这种情况,医生可能会调整用药方案,或者加用一些能够缓解焦虑、帮助身体放松的药物,例如安定类药物。

三、类似帕金森的症状:动作迟缓,身体“僵硬”

患者会感觉自己的动作变得迟缓,身体僵硬不灵活,手可能会不自觉地颤抖,有时还会出现流口水、出汗增多等症状。

对于这类症状,医生通常会开具一些能够对抗这些副作用的药物,如苯海索。

四、迟发性运动障碍:长期用药后的“小动作”困扰

迟发性运动障碍是长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一种状况。患者的嘴巴、舌头、脸部或者身体其他部位会不自主地、反复做出一些小动作,比如咂嘴、伸舌头、做鬼脸等,通常发病较为缓慢。

虽然处理迟发性运动障碍相对复杂,但目前也有一些专门的药物效果不错,例如氘丁苯那嗪。关键在于早发现、早处理!

重要提醒:个体差异与及时就医

需要强调的是,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,并非所有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都会出现上述反应。如果您或家人在服药过程中出现任何身体不适,尤其是上述提到的这些情况,一定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!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处理,必要时还会结合中医调理,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药物副作用,保障治疗效果与身体健康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