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失眠

艾司唑仑:安全用药,远离失眠用药“雷区”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30 10:05:12

在现代社会,失眠问题已成为越来越多人面临的健康挑战。艾司唑仑作为一种常用的镇静催眠药物,被广泛用于缓解失眠和焦虑症状。然而,它并非适合所有人,错误使用可能带来严重风险。了解哪些人群应避免使用艾司唑仑,对于安全用药而言至关重要。

一、哪些人绝对不能使用艾司唑仑?

(一)对药物成分过敏者

艾司唑仑的主要成分是苯二氮䓬类衍生物。如果患者曾经服用艾司唑仑或同类药物(如地西泮、劳拉西泮等)后,出现皮肤瘙痒、皮疹、呼吸困难、喉头水肿或面部肿胀等过敏反应,就必须严禁再次使用,否则可能引发危及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。

(二)重症肌无力患者

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特征是肌肉无力、易疲劳,严重时会影响呼吸及吞咽功能。而艾司唑仑具有肌肉松弛作用,使用后可能加重肌无力症状,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,因此这类患者应禁用。

(三)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

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会出现眼压急剧升高的情况,伴有眼痛、头痛和视力下降等症状。艾司唑仑可能会引起瞳孔散大,进一步阻塞房水流出通道,使眼压进一步升高,加重病情,甚至导致失明,所以此类患者不宜使用。

(四)孕妇及哺乳期女性

孕妇尤其是在妊娠早期,胎儿器官处于发育的关键阶段,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屏障影响胎儿,增加胎儿畸形和发育迟缓的风险。哺乳期女性服用艾司唑仑后,药物成分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,引起婴儿嗜睡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,影响婴儿的健康成长,故这两类人群应避免使用。

(五)严重呼吸功能障碍患者

像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肺气肿、慢性支气管炎及肺心病患者,本身就存在呼吸困难和缺氧的状况。艾司唑仑会抑制呼吸中枢,进一步减弱呼吸动力,加重缺氧情况,甚至引发呼吸暂停,因此这类患者禁用。

(六)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

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与排泄的主要器官。当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时,药物容易在体内蓄积,增加嗜睡、头晕、精神萎靡等副作用的发生风险,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肝肾功能,所以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。

(七)老年人慎用,儿童禁用

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,药物代谢速度减慢,容易发生药物蓄积,从而出现日间困倦、步态不稳、跌倒及记忆力减退等问题。儿童的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,对药物更为敏感,使用此类药物可能影响神经发育,所以严禁儿童使用,老年人则需慎用。

二、错服艾司唑仑可能带来哪些危害?

(一)过量服用的危险

过量使用艾司唑仑可引起嗜睡、头晕、共济失调、言语含糊等症状。严重过量时,可能导致呼吸抑制(表现为呼吸浅慢、发绀)、昏迷、休克,甚至危及生命。

(二)长期不当使用的风险

长期使用艾司唑仑易导致药物依赖,患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。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戒断反应,如失眠反弹、焦虑、心悸、手抖、多汗,甚至惊厥。此外,长期服用还可能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。

三、安全用药指南

(一)严格遵医嘱用药

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,通常每日剂量不超过3mg(常见规格为1 - 2片),连续服用时间不宜超过4周。停药时应逐渐减量,避免骤然停药引发戒断反应。

(二)用药注意事项

建议患者在睡前30分钟服用艾司唑仑,服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。用药期间要避免饮酒,因为酒精会增强中枢抑制作用。如果次日需要从事驾驶、高空作业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,应谨慎对待。

(三)替代方案建议

对于需要长期治疗失眠的患者,可咨询医生考虑选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,如唑吡坦、右佐匹克隆等,或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方式。

艾司唑仑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,需凭医师处方购买和使用。它虽然能短期缓解失眠症状,但并非根治失眠的方法。只有正确用药,才能安心入眠;盲目服用,可能适得其反。珍惜健康,从安全用药开始!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