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现这些信号,别犹豫!及时寻求精神科医生帮助很重要
在判断是否需要前往精神科就医时,以下三条标准,满足任意一条,都应考虑及时就医,寻求精神科医生的专业帮助。
标准一:自身深感痛苦
这种痛苦不以外界标准和他人评价为转移,只取决于个人内心真实感受。
对多数人而言,一些身体或心理上的不适,忍一忍或许就过去了。但对你而言,这些不适可能引发强烈的负面情绪,如恐惧、焦虑、愤怒、沮丧、悲伤、羞耻、失望、绝望等,且程度严重。当这些痛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、学习、工作以及人际交往,让你无法正常开展各项活动时,就有必要前往医院,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。
标准二:他人深受困扰
这里的“他人”主要指身边亲近的人,像家人、恋人、朋友、关系密切的工作伙伴等。
有些情况下,当事人可能并未意识到自身存在问题。比如,不认为自己有性格缺陷,没察觉自己脾气阴晴不定、为人多疑偏执、过分以自我为中心;甚至出现幻觉妄想,但自身无明显痛苦,对症状缺乏自知力。然而,这些特质却给身边的人带来极大痛苦,让亲友难以忍受。此时,当事人最好听从亲友建议,前往医院就诊。
标准三:出现明显临床不适或社会功能受损
有时,当事人内心并无痛苦感,行为也未给身边人造成明显困扰,但身体却频繁出现莫名症状,如头疼、胃疼、全身酸痛等,且经过详细检查,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。这种情况下,就要考虑可能是心理问题引发的躯体化症状。
此外,当事人还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、对工作和生活失去兴趣、情感淡漠等症状。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、人际交往质量以及生活质量。
心理问题如同身体疾病,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会逐渐恶化,给生活带来更大困扰和危害。因此,切不可讳疾忌医,要勇敢面对心理问题,以免错过最佳干预和治疗时机,影响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。
如何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?
中西联合治疗,可实现标本兼顾。
标本兼治,双管齐下:中医从整体调理出发,帮助恢复身体内在平衡;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问题。二者结合,既能控制症状(治“标”),又能预防复发(调“本”)。
减少副作用,提高安全性:中药灵活配伍、针灸等手段,可辅助降低西药用量,减少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症状等不良反应,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群和长期用药人群。
预防复发优势显著:急性期使用西药快速起效后,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综合调节五脏六腑,可使复发率比单一用药降低约30%。
我是赵振海,一位专注于中医心理治疗的精神科大夫。如果您正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精神分裂、双相情感障碍、强迫症等精神心理疾病困扰,却不知如何应对,欢迎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,我将在24小时内与您详细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