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双相情感障碍

揭开双相情感障碍的神秘面纱:早识早治,共筑希望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07-30 14:10:47

在精神心理疾病的谱系中,有一种疾病比抑郁症更令人棘手,它就是双相情感障碍。或许很多人对这一名称感到陌生,甚至从未听闻。但实际上,双相情感障碍,又称双相障碍,是精神疾病领域较为常见的一种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它,打破偏见,正确认识这一疾病。

“情绪过山车”:双相障碍的极端波动

双相情感障碍堪称情绪的“极端舞者”,患者的情绪会在两个极端之间剧烈摇摆。

躁狂或轻躁狂发作:失控的亢奋

当躁狂或轻躁狂发作时,患者仿佛被注入了一股超能量。情绪高涨得如同燃烧的火焰,精力异常充沛,仿佛不知疲倦为何物。思维如同脱缰的野马,迅速跳跃,从一个想法瞬间跳到另一个想法。这种状态下,他们极易冲动行事,热衷于冒险,做出一些平时不敢为或理智会阻止的行为。

抑郁发作:无尽的黑暗深渊

而抑郁发作时,患者则坠入了无尽的黑暗深渊。情绪低落至极,对曾经喜爱的事物失去所有兴趣,精力仿佛被抽干,连简单的日常活动都变得艰难无比。严重时,自我否定的念头如潮水般涌来,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倾向,生命在那一刻变得脆弱不堪。

这种情绪如“钟摆”般摇摆不定的状况,在心理学上被定义为“双相情感障碍”,过去也被称为躁狂抑郁症。患者的躁狂和抑郁症状常常交替出现,有时甚至会同时存在。更为严峻的是,这类患者产生自杀念头的可能性极大,而且这种念头往往十分隐蔽,家人和朋友很难察觉到其中的异样。

双相情感障碍是一场需要长期关注的持久战。从首次发病到最终确诊,平均需要长达10年的时间。而且,它具有容易复发、致残、致死的特性,低诊断率和低治疗率的问题十分突出。在中国,情况不容乐观,50%的患者在发病5年内未能得到治疗,36%的患者发病10年内都未接受治疗。因此,早发现、早治疗对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来说,无疑是重中之重,是挽救生命、改善预后的关键。

此外,双相障碍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不少见,其致死率、致残率丝毫不逊色于抑郁症。调查数据显示,双相障碍的时点患病率为1% - 4%,终生患病率则更高。发病高峰年龄多集中在15 - 19岁,这是一个本应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年龄段,却被疾病蒙上了阴影。25% - 50%的患者有过自杀行为,近20%的患者最终选择自杀结束生命,双相障碍的自杀率在精神疾病中位居榜首。

误诊陷阱:双相障碍的“隐形杀手”

双相障碍患者还常常陷入误诊的困境。在很多时候,他们外表呈现出的症状与抑郁症极为相似,容易被误当作抑郁症进行治疗。然而,这种错误的治疗方向不仅无法缓解病情,反而可能让病情进一步恶化。

那么,如何区分轻度躁狂发作和性格问题导致的情绪波动呢?当双相障碍患者处于轻度躁狂状态时,会持续几天心情愉悦、精力旺盛、自我感觉良好。但与此同时,他们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、花钱大手大脚、社交活动频繁、性欲增强等情况,还容易发脾气、表现得自负莽撞。这些轻度躁狂的表现往往容易被忽视,导致在抑郁发作时被误诊为抑郁症。

据统计,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双相障碍患者在初诊时被当作抑郁症进行治疗,从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,这无疑给患者的康复之路增添了更多的阻碍。

破局之道:双相障碍治疗的“三大原则”

面对双相情感障碍这一复杂疾病,治疗需要遵循科学的原则,才能提高疗效,帮助患者走向康复。

综合原则:多管齐下,协同作战

治疗双相障碍应采取综合手段,如同打造一个全方位的防护网。精神药物、物理治疗、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应综合运用,相互配合。精神药物可以调节患者的神经递质,缓解症状;物理治疗如电休克治疗等,在某些情况下能起到关键作用;心理治疗则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,调整心态,提高应对能力;危机干预在患者出现紧急情况时及时介入,保障生命安全。通过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,可以提高疗效,改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。

长期原则:持之以恒,与病共存

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,患者需要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。遵从医嘱进行长期治疗,是控制病情、实现与病共存、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。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治疗方案,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复发。就像培育一棵幼苗,需要持续的呵护和照料,才能茁壮成长。

患者与家属共同参与原则:携手同行,共克时艰

家人的支持在双相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鼓励家人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过程,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。家人可以监督患者按时用药,提醒患者遵循医嘱,在患者情绪波动时给予理解和安慰。同时,家人的陪伴也能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,减少复发的可能性。

如果您或身边的人正在被抑郁、焦虑、失眠、精分、双相、强迫等精神心理疾病问题困扰,却不知如何应对,不妨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免费咨询。我们将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,为您详细沟通,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支持,共同守护心灵的健康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