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
电话:18311307806
当前位置:首页 >> 疾病科普 >> 抑郁症

一位被误诊精神疾病患者的重生之路

来源:北京朝阳门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神科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4:55:54

在精神科临床实践中,误诊现象并不鲜见,尤其是抑郁症与双相障碍的鉴别诊断,对医生的经验与观察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。这两种疾病在抑郁发作期症状高度相似,若医生仅依据当前表现,而忽视病程特点和症状细节,极易造成误诊。而错误的诊断必然导致不当的治疗,不仅延误病情,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身心痛苦。今天,我想通过一个年轻患者的真实案例,谈谈如何通过细致的辨证和综合治疗,帮助被误诊的患者走出困境。

医案分享:被误诊的“精神迷局”

26岁的研究生小杨,第一次来到我的诊室时,带着厚厚的病历资料,脸上写满了困惑。

“赵主任,我已经换了三位医生,有的诊断为抑郁症,有的诊断为双相障碍,用药也不一样,但我感觉自己的状况越来越糟糕。”小杨焦急地说道。

我仔细翻阅了他的病历,发现小杨在两年前首次就诊时被诊断为抑郁症,服用抗抑郁药后出现情绪激动、失眠加重的情况。随后,另一位医生将诊断改为双相障碍,并开始使用心境稳定剂,但效果仍不理想。

“服用抗抑郁药后,我确实感觉精力变好了,但同时也更容易烦躁不安;改用情绪稳定剂后,虽然不那么激动了,但又变得迟钝乏力。”小杨描述着自己的治疗经历,“最痛苦的是,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病,该相信哪个诊断。”

我耐心倾听了小杨的病史,特别注意了几个关键细节:他虽然在使用抗抑郁药后出现激越状态,但这种状态持续时间很短(通常只有2-3天),且达不到轻躁狂的诊断标准;他的情绪波动更多是对外界压力的反应,而非自发性的周期变化;更重要的是,他从未出现过真正轻躁狂特有的愉悦感和功能增强。

基于这些观察,我认为小杨更符合伴焦虑激越的抑郁症诊断,之前的“双相障碍”诊断很可能是个误诊。

中西医结合:破局之道

从中医角度来看,小杨舌红少津,脉弦细数,属于“肝肾阴虚,虚火内扰”的证型。阴虚不能制阳,虚火上扰,故见烦躁不安;阴血亏虚不能濡养心神,故见情绪低落、精力不足。这种本虚标实的证候特点,很容易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看似“转躁”的反应,实则并非真正的躁狂发作。

基于这个判断,我为小杨制定了全新的治疗方案:停用心境稳定剂,改用小剂量、镇静作用较强的抗抑郁药,缓慢加量,密切观察反应。同时,配合滋阴降火、养血安神的中药方剂,以六味地黄丸合酸枣仁汤加减,加入煅龙骨、牡蛎潜阳安神,合欢皮、郁金解郁除烦。

治疗过程中,我特别注重用药的循序渐进和精细调整。“中医治病讲究‘如履薄冰,如临深渊’,特别是在使用抗抑郁药时,更要谨慎观察,随时调整。你的情况不是真正的转躁,而是阴虚火旺体质对药物的敏感反应,需要通过中西药配合来平衡调节。”我向小杨解释道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在新的治疗方案下,小杨的情绪逐渐稳定,既没有出现之前的激越状态,也没有变得迟钝乏力。随着治疗的深入,我还配合了针灸治疗,取太溪、三阴交滋补肾阴,神门、内关宁心安神,帮助他恢复正常的睡眠节律。在心理治疗方面,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他识别和改变导致情绪波动的思维模式,学习更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。

经过三个月的系统治疗,小杨的状况明显改善。他重新回到了研究岗位,能够正常完成学业任务,人际关系也得到了显著改善。

科学应对精神心理疾病:中西联合,标本兼顾

作为一名从医30多年的精神科医生,我想告诉所有正在寻求帮助的患者:精神科诊断是个复杂的过程,需要医生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观察。如果您对诊断有疑虑,或者治疗效果不理想,不妨寻求第二意见。通过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评估和个体化治疗,大多数患者都能够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,重获身心健康。

中西联合,标本兼顾,具有多方面的优势:

1、标本兼顾,双管齐下:中医从整体调理入手,帮助恢复身体内在平衡;西医针对症状精准用药,快速缓解情绪反复的问题。两者结合,既能治“标”控症状,又能调“本”防复发。

2、减少不良反应,提高安全性:中药灵活配伍、针灸等能辅助降低西药用量,减少头晕、肠胃不适、躯体症状等不良反应,尤其适合青少年儿童、老年人群和长期用药人群。

3、预防复发优势明显:急性期用西药快速起效后,辨证搭配中药巩固疗效,综合调节五脏六腑,比单一用药复发率降低约30%。

【温馨提示】本文基于真实案例改写,已隐去个人信息并获授权发布。文中提及的治疗方案为个性化制定,请勿自行套用。如有需要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

相关阅读